爐具網訊:“這幾年生物質燃料很搶手,已經成為替代燃煤的好產品。”11月1日,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新杰農機合作社的社員們早早開來了摟草機、打捆機,來到了土山鎮小浞河村婁博的玉米地里,幾名農機手熟練地操作著機器,把散落田間的秸稈歸攏、壓實、打捆成一個個碩大的草捆,整齊地擺放在田間,隨后,抓草機和運輸車協同配合,秸稈很快被運出農田。
公路上一輛輛裝滿麥秸捆的車輛進進出出。“一臺打捆機一天能打捆作業200畝,一天能收秸稈100噸。”合作社理事長焦新杰一邊干活一邊說,這幾年生物質燃料很搶手,已經成為替代燃煤的好產品。我們把這些秸稈運回合作社,然后經過壓塊成顆粒生物質燃料,就可以解決糧食烘干機的燃料問題了,因為生物質顆粒燃料是用木材、玉米秸稈、小麥秸稈、棉花桿、稻草、稻殼、花生殼、玉米芯、樹枝、樹葉、鋸末等農作物、固體廢棄物為原料,經過粉碎、熱塑加壓,增密成型的燃料,具有熱值高、燃燒完全、無污染的特點。合作社自己壓塊生物質燃料每噸還能節省500元,這一季烘干機就得需要1000噸。
今年,萊州市向上級爭取籌措了700萬元專項資金,專門用于開展秸稈離田、秸稈還田以及秸稈收儲體系建設的合作社與企業,千方百計暢通秸稈“收、儲、運、銷”環節,為秸稈的合理利用找到歸宿。全市秸稈基料化、飼料化、工業原料化、燃料化的利用可有效減輕秸稈焚燒污染環境的壓力,緩解了農村“三大堆”難題,真正做到該市“不著一把火、不冒一股煙、不黑一塊田”。
原標題:不著一把火、不冒一股煙、不黑一塊田 萊州:作物秸稈離田 生態環保增收
掃碼申請加入
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